人生感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吃东西不要发出声音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42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1 08:56: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伊奥瑟夫是来自非洲厄立特里亚的少年。在他人的帮助下,他经过苏丹,穿过撒哈拉沙漠,千辛万苦地逃到德国。萨克森州一位好心的艺术家收留了他。每周伊奥瑟夫都会去补习德语,他的德语老师是个叫舒尔特的退休教师。课后,少年会到舒尔特的餐室喝点咖啡,吃点饼干、零食——午后咖啡也是德国文化的一部分。

  有一件事情让舒尔特老师很犹豫,考虑再三,她在某一天委婉地告诉伊奥瑟夫,喝咖啡、吃食物时发出声音是不合德国习俗的。不料,伊奥瑟夫不好意思地承认,他奶奶也教训过他,这样做在厄立特里亚同样不合习俗。

  为什么富裕的德国和贫穷的厄立特里亚都会有同样的礼仪?

  我们最初的礼仪可不是这样的。据人類学家罗伯特·路威说,假如你在乌干达的一些原始部落里做客,吃东西越是大声咀嚼,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越是对主人的尊重。不但如此,还要打两个饱嗝表示自己吃得很饱。如果在肯尼亚的马萨伊人家中做客,则需要在饭后大声咂咂舌头表示对主人的谢意。

  那么餐桌上的礼仪是如何演变的呢?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给出了答案。

  凡勃伦在1899年发表了《有闲阶级论》,阐述了人类礼仪的由来。他认为,上层社会(有闲阶级)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和下层社会区分开来,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不事生产,有大量的时间可以消磨。他们的金钱可以使他们安闲度日,坐食无忧。礼仪是有闲阶级的产物和象征。为了表明自己是有闲阶级,有些礼仪到了夸张的地步,如波利尼西亚的某些酋长,为了保持尊严,宁可挨饿,也不肯用手把食物送到口中。

  在餐桌上,有闲阶级因为要炫耀自己有大量的闲暇时间,所以细嚼慢咽,一小口一小口地吮吸汤汁,轻啜美酒。另一方面,饮食不发出声音还让他们与饿汉相区别,说明他们并没有饥肠辘辘,自然也不用狼吞虎咽。

  在身份制盛行的时候,礼仪得以充分发扬光大。上流社会的这些风度礼仪,其他阶层的人们会广泛和迫切地模仿,从而获得尊荣感。而某些曾经是上流社会的人,即使家道中落,没有财力保持奢侈的生活,却仍然要保持这些礼仪。这其中不仅有餐桌礼仪和家庭出身的关系,还有更多微妙的阶层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人生感悟  

GMT+8, 2024-11-16 04:37 , Processed in 0.08584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