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保持心灵的澄澈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42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8-28 17:18: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所在的世界,就是一个俗世,要在俗世中做一个好人,往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因为那些俗人觉得他们的阴谋诡计会遇到阻拦,所以他们常常会对那些阻拦他们的人进行讽刺、打击、诽谤、诬陷乃至伤害。

  而事实上,那些好人不会因此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底线。《资治通鉴》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人。孙权曾经重用中书郎吕壹,他因此漸渐作威作福起来,经常援引法律条文进行狡诈的诋毁。太子孙登多次规劝,孙权都不接受,群臣不敢再发表意见。一次,吕壹诬告前江夏太守刁嘉毁谤朝政,孙权很愤怒,于是就逮捕了刁嘉。当时被牵连的人都畏惧吕壹,都说听到过刁嘉诽谤之词。只有侍中是仪一人说没有听到,于是被连日穷追诘问,诏书也越发严厉,群臣都为他捏一把汗,是仪却说:“如今刀锯已经架在脖子上,我怎么敢为刁嘉隐瞒,自取杀身灭门之祸,成为不忠的鬼魂?人做事就得根据事实。”结果他据实回答,供词不改,孙权于是放了他,刁嘉也被免罪。是仪这样的人,就像一潭清水,澄澈见底,是即是,非即非,一目了然,所以他没有、也不会藏污纳垢。

  然而,生活中,一些人看上去衣冠楚楚、風度翩翩,像个正人君子,而事实并非如此,那些都是他们装出来的。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两位私塾先生,住在相邻的村里,都自诩满腹道德学问。一天,他们相约一起讲解理学,前来听讲的学生达几十人。就在大家听得正出神的时候,忽然微风徐来,一张纸片被吹落到台阶下,旋转不停。一位学生捡起来一看,原来是两位先生密谋夺取村中一位寡妇的田产的往来信件。纪晓岚说,这是鬼神从中做了手脚,使事情露出了真相。而我一直认为这是天意。不是有句话叫“多行不义必自毙”吗?就是这个意思。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要想保持心灵的澄澈,就必须动真格的,不能在那里装模作样。

  可见,外在的假装并不能让你拥有心灵的澄澈。在这个世界上,让心灵变得澄澈的最好方法就是清理掉心里的杂质。《四十二章经》中有这样的句子:“像人锻铁,去除渣滓而成器皿,器皿就会精好。学道之人,去除心地的垢染,所行就会清净了。”我们做人,也只有这样,才能像作家六六那样,“每一天都能把自己放在台面上展览”。如果一个人总是藏藏掖掖,心机重重,那么他能过得快乐、洒脱吗?

  当然,一些像欲望、杂念之类的杂质对人的腐蚀性是很厉害的,面对它们,你得有超强的抵抗力,否则你就会变成它们的俘虏。《笑林广记》里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天,谢耳伯、宋献儒在潘景升家坐,有三个歌女陪酒。宋献儒对大家说:“过了美人关,便是圆通,成仙成佛的正是我们这些人。”事实就是这样。只有过了那些关,我们才能守住自我。在这个问题上,马虎不得,条件降低不得。因为,哪怕允许通过了一个小小念头,那也可能给你带来灭顶之灾——要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啊。所以,佛家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就是这个理。

  世人都在追求成功,殊不知,最大的成功莫过于保持心灵的澄澈。台湾女作家张曼娟说,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失去本性,要知道,本性在,你追求中的那个理想的自我就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人生感悟  

GMT+8, 2024-11-9 01:01 , Processed in 0.10534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