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百炼成“刚”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42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7-7 20:50: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刚,男,汉族,1979年出生,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央企楷模、航空工业集团首席技能专家、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多年来,王刚实现了六百多项技术革新和生产改进,获得两项国家专利,连续保持着加工高精度航空零件无废品的纪录。他凭着对专业技术的坚守,在特种材料加工和特种工艺应用上取得了新突破,解决了型号研制中关键零件加工难题。由他创造的0。005毫米以上的铣削加工精度和0。002毫米的铰削、镗削加工精度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创造了机械加工领域的奇迹。

  顶级高手

  举国瞩目的第四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2008年10月31日开赛了,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技能高手同台亮相,角逐全国前三名的殊荣,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

  没想到决赛成绩刚一出来,忽然发生了意外——有人质疑:铣工决赛赛场,有人违规作弊!

  “振兴杯”是国家级一类竞赛,怎能容忍作弊行为的发生?

  为表示公正,组委会立即进行了现场调查,被举报者是沈飞数控加工厂的参赛者王刚。几位专家冷着面孔走到现场,参赛者立即围上来,投诉起了王刚——

  “这次比赛难度是历史之最,四个小时的比赛时间太短了。参加决赛的九十多名选手都拼尽了全力,只有三四个人完成比赛。可王刚根本没怎么费力,只用了三个小时就完成了,不是作弊是什么?”

  另一位参赛者说:“还有,他连铰刀都没带,工具都不全……”

  专家们打量了一眼旁边的王刚,他气定神闲地站在那里,对别人的质疑不反驳,也不生气,就像跟他没关系一样。

  专家们仔细查验了王刚的操作流程,严格测试了数据,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惊呆了。因为这样精致的活儿,最先进的数控机床也很难干出来,而王刚竟在没有铰刀的情况下,用手摇常规床干得如此精细!决赛要求作品孔径精度达到0。008毫米,王刚的孔位间隙居然达到令人吃惊的0。005毫米!

  一位专家指着王刚的作品,激动地说:“这个技术从前听说过,已经失传十多年了,铣出这么薄的壁,这么精的圆弧,这么严实的间隙,太难了,太不可思议了!”

  听到这里,参赛选手才明白过来:这王刚是一个顶级高手啊!

  最终,专家们下了结论:王刚没有违规。随即,主持人宣布比赛成绩,王刚以高超的绝技摘得金牌,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我要第一

  四年后,在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上,王刚再次改写历史,勇摘金牌!

  王刚何许人也?

  1999年,王刚20岁,他以第一名的成绩从沈飞技校毕业来到航空工业沈飞数控加工厂当工人。王刚工作没几天,正巧空出一台铣床,他看到了,立即興冲冲地跑过去“宣布”:“这台铣床是我的了!”

  一帮老工人、老师傅们看着王刚的样子,都露出疑惑的神情,王刚不知道,新分配的技校生,一般都要师父带一年才能独立操作,不是想上就能上的。

  师父知道王刚是棵好苗子,十分信任他,可还是有些不放心地问:“能行吗?”

  王刚抚摸着铣床,自信地回答:“行。”

  王刚可不是嘴上说说,而是真的做了起来:他靠敏锐的双眼和灵活的双手操纵机床,渐渐地便有了经验,想切掉多少就能切下多少。铣床的横梁、主轴、吊架、摇把都是他双手的延伸,而铣刀则是他随心所欲的“画笔”,新机型精密的部件,个个都是极富挑战性的“首件”,无既定规则,无技术参照,无前辈经验,但他总能轻轻松松地“画”出来。这个年轻的小伙子,总能让人刮目相看。

  一天早上,王刚一上班,就看到车间里挤着一群人,连厂长都在。厂长满头大汗,旁边是几个老师傅和他们的徒弟们,大家都瞅着一个大家伙默不作声。王刚一看,那是一个飞机前大梁,放在铣床上,把整个铣床都盖住了。他当时就明白了,这个大件因为遮挡视线,形状复杂,不便装夹,难以操作,所以大伙儿都犯愁呢!

  老师傅们经过几番尝试,却没有丝毫进展,最后明确表示:“这活儿干不了。”

  厂长急了,让大家再想想办法。

  一位老师傅疲倦地说:“都折腾一夜了,就是想办法,也得休息一下吧!”

  “这活儿要得急啊——”厂长无奈地说,“好吧,大家休息半天,下午接着做。”

  老师傅们都走了,厂长围着铣床急得团团转,王刚也跟在厂长后面转,边转边仔细地打量着飞机前大梁和铣床,还用手比画着尺寸,歪着头锁眉思考。厂长见王刚很用心,心头一动,说:“小王,你看怎么样?这家伙好几百万,如果报废了,想想就心疼啊!”

  王刚点点头,说:“我试试。”

  王刚操作了起来,他打破了传统的模式,改变了装夹方式,改进了走刀路线,改善了加工方法,既降低了操作难度,又提升了操作质量……仅一上午,就“妙手回春”,飞机前大梁保质交付,不仅为厂里避免了大额损失,也抢得了时间,为战机尽早上天保卫国家交出精彩答卷!下午,老师傅们来上班了,当他们看到已经修好的飞机前大梁,简直不敢相信:这是怎么做到的?

  春色满园

  王刚毫无保留地把所有想法和做法都对同事们说了,他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道理,个人英雄主义支撑不了中国的蓝天梦。2010年,沈飞成立了第一个以员工名字命名的班组“王刚班”,年仅30岁的王刚肩负起新的使命——“王刚班”班长。

  任命刚刚宣布,王刚就以班长的身份发布了第一条指令:“晚上全体人员在车间听课。”而主讲人,就是王刚自己。看来,他不仅要当班长,连班主任的活儿也兼下了。

  到了晚上,全班36个人,只来了6个人,其他人都以各种理由请假了。其实当天私下的议论也很多,有人说:“白天工作任务这么紧,晚上还要加班听课,谁受得了?”有资历老的员工不屑一顾,心想:干了大半辈子啦,现在听你毛头小伙子讲课?

  虽然只有几个人,但王刚讲起来仍然很认真,授课内容包括技能、质量、科技攻关,也包括组织纪律、为人处世和待人接物等,他希望班里的员工能全方位提高。因为王刚身居一线,所以讲课的内容也切中“要害”,关键要素、方法窍门全都倾囊相授。

  第二天,参加学习的员工就把昨天学的知识用上了,没想到效果奇好,技能大幅度提高,消耗降了,废品也少了,这么算下来,工时就多了,收入就涨了。这王班长不是在讲课,简直就是在送钱啊!

  当天晚上,去听课的人多了一倍;第三天,36名员工全部到齐,连其他班的员工都来了,把偌大的车间挤得满满的……

  理论与实践比翼齐飞,“王刚班”的技能水平和综合能力突飞猛进。两年后,沈阳市举办技能大赛,“王刚班”6人参赛,全部入围。此后从2011年至2015年,沈阳市举办职工技能大赛,“王刚班”包揽了铣工的前6名。特别是他的几个徒弟,不但成长为专家型技能人才,还被授予沈阳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和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王刚班”成了名副其实的“高手团队”。

  有一次厂里搞班组演练,三十多个班组,大多三三两两行走,交头接耳,随意而散漫,唯独“王刚班”列队入场,步伐整齐,昂首正襟。厂领导感慨道:“以前觉得‘王刚班’就是比别的班稍好一点而已,真的没想到好到这种程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人生感悟  

GMT+8, 2024-11-16 06:22 , Processed in 0.09883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