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都挺好,你确定?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42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6-9 13:1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父母偏心,在大多数非独生子女家庭里,都是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

  热播剧《都挺好》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明玉回忆自己上中学的时候,跟父母和两个哥哥同桌吃饭。妈妈心疼两个儿子,给他们一人夹了一个鸡腿,明玉瞪大眼睛盯着妈妈的筷子,然而并没有她的一份。

  剧名叫《都挺好》,但编剧一把撕开了原生家庭的伪善面具,抖落出那些其乐融融背后的隐痛和委屈:在非独生子女家庭里,父母分给每个孩子的爱并不是均等的,甚至相差悬殊,这明明并不好。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人类和社会发展学教授凯瑟琳·孔戈尔曾做过一项研究,发现65%的母亲和70%的父亲都承认自己更偏爱某一个孩子。

  明知道区别对待对孩子并不公平,甚至对每个孩子都会造成负面影响,但父母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偏心,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偏爱优秀基因携带者

  父母往往偏爱那些优秀基因携带者,这些基因表现为健康、聪明或者美貌等。这种宠爱,可能源自一种原始的动物本能。

  凯瑟琳·孔戈尔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父母更加偏爱的那个孩子,往往是老大。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家弗兰克·萨洛韦在《天生反叛》一书中,用达尔文主义来解释这一现象:父母偏爱那些最大、最健康的后代,因为这些孩子有更多的机会生存下来,把家族的基因传递下去。

  从生物学的意义上来说,这是父母希望通过繁衍后代来复制自己的生物学自恋情结,他们希望通过后代将自己的基因和个性遗传下去。相较而言,老大显然比年幼的弟妹更容易存活,因此父母可能更愿意把资源给予更有可能存活下来并继续养育子女的后代。

  来自挪威的研究者进一步发现,老大也具有智商上的优势。彼德·克里斯特森和托尔·比耶克达尔于2007年在《科学》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在对挪威年龄介于18岁至19岁的人进行研究后,他们发现老大的智商平均比老二高出2。3个百分点。这种差异不仅出现于兄弟姐妹之间,在跨家庭的比较中也可以观察出来。

  美貌也是一种优秀基因。从根本上说,父母会更偏爱更有机会取得成功的孩子,喜欢长得好看的孩子——他们才是代表父母优秀基因的后代,显然有更高的概率将优秀基因遗传下去。

  母不嫌儿丑,那可能是因为你没有更好看的兄弟姐妹。

  偏爱弱势的一方

  老大在其生命早期可完全独享来自父母的注意力,接受所有时间及物质资源的投入,从而形成“老大优势”,这种优势反过来又帮助他们博得父母更多的爱。面对如此不利的局面,最弱小的孩子岂不是难以生存?

  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战略。心理学家将之称为“弱势策略”,即展示自己的柔弱和无助感,以此赢得父母的关注。对缺乏基因优势的孩子而言,这是在游戏中生存的必要技能。

  这是一个有悖于“优胜劣汰”规则的选择,但父母自有他们的考虑。

  根据伦敦学者汉米尔顿在1964年提出的“内含适应性理论”:父母对自己子女所表现出来的爱,实际上是一种对内含自己基因拷贝的“载体”所表现出来的偏爱。这个理论公式为:c帮助者自身付出的代价(c)时,基因会支持这个帮助者付出一定代价。

  对亲子关系来说,当孩子较为弱小时,由于他是父母基因的高概率携带者(遗传相关度0。5),由此基因支持父母给予这个孩子更多照料和关注,因为这样可以提高基因生存和繁殖的成功率。弱小的孩子有夭折的可能性,因此父母会投入特殊照顾,从而保证自己的基因得到延续。

  这种弱势不一定是生理层面的,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只要你妈觉得你弱就可以。

  教育学家和心理学界早已发现,父母通常较少关注性格好的孩子,而更偏爱那些难以抚养的孩子。有些孩子会利用害怕和生病来获得和父母的紧密联系,他们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恐惧,向父母展示自己的虚弱,以获得他们的偏爱。

  对于孩子的这种小“心机”,父母往往很买账,而且往往是对哪个孩子投入得更多,内心就更偏爱哪个孩子。

  在心理学中,这个现象被称为“富兰克林效应”,即在人类的社会关系中,向对方付出得越多,就可能变得越愿意继续付出,内心就越倾向于喜欢对方。这可能是因为我们都喜欢被需要的感觉,这能让我们有强烈的存在感和自我价值实现感。

  偏爱更像自己的一方

  对父亲而言,他们可能更偏爱长得像自己的孩子。

  美国学者利伯曼、图比和科斯米德经研究提出,人类辨认亲缘关系主要依赖3种线索:第一,共同居住的时间;第二,母系产前、围生期关系;第三,基因相关性线索。通常来讲,前两种线索是辨认直系亲缘关系的主要依据,因此也被称为“亲缘指数模型”。而第三种线索主要体现为基因的“显型”特征,个体通过外在特征的匹配度对亲缘关系做出判断。

  孩子有一张与父母相似的面孔,这就是基因“显型”特征的匹配信息。

  相比母亲,父亲在判定子女关系方面比母亲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这是因为,由母亲子宫分娩而出的孩子,完全能确定是自己的孩子,但对父亲而言,这种辨认存在一定风险。由此男性需要更多依赖“显型”特征的匹配进行确认。依据这一逻輯,父亲会更偏爱那些与自己长得像的子女,或者说对这些子女有更多的投资行为(提供资源、保护等)。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是不是也经常被讲长得很像自己的父亲?是不是真的像也无所谓,但对男性而言,他们是真的很吃这一套。

  即使罗列以上凿凿铁证,但我相信,几乎没有父母会坦白偏心这件事情。他们会狡辩道:“我绝对没有偏心,你们手心手背都是我的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人生感悟  

GMT+8, 2024-11-21 01:40 , Processed in 0.08782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