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90后”文物修复师:因为喜欢,所以坚持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42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4-8 09:2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幅收藏在大英博物馆中的拿破仑一世肖像纸质印刷品,看起来崭新,实际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博物馆收藏它时,画面已经严重起皱,缺失了大部分底部画面,可是经过一个华人女孩的修复,作品得以“重获新生”。这个女孩就是大英博物馆的古画修复师,23岁的王徐悦。

  王徐悦从事文物修复工作主要来自家人的熏陶。她出生于书画世家,王徐悦的母亲是一位美术老师,她小时候跟着母亲参加过不少书画比赛,看过很多书画展览,这让她对书画艺术和历史故事产生了极大兴趣。

  报考大学时,王徐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南京艺术学院文物修复与鉴赏专业,家人对此非常支持。在选择专业方向前,王徐悦看到书画修复老师为清洗画心上的污迹,将滚烫的开水直接淋在画上,不仅没有把画心烫坏,反而起到了清洁的效果,她感到格外好奇,也因此坚定了主攻中国传统书画装裱的决心。

  文物修复专业,被王徐悦开玩笑地称作“最难学的专业,没有之一”。本科期间的学习内容非常繁杂,除了基本的修复装裱技能,还要涉猎化学、昆虫学、地理学等学科。残缺、裂缝、表面覆盖酸性物质或硬结物,这些都是文物的常见病害。如果不对它们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那么文物的寿命就会大大缩短。因此鉴定、分析纸张成分,了解不同植物纤维的纸张的韧性,都是王徐悦日常的学习内容。

  2016年,王徐悦本科毕业,她的很多同学和好友都选择了进入拍卖行工作,但王徐悅选择继续去英国伦敦艺术学院深造,用她的话说就是,因为喜欢,所以坚持。

  正因为这一决定,也让王徐悦有机会走近全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王徐悦还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没有大大的广场,也没有高高的台阶,站在这座由罗马式圆柱支撑的简易建筑前,她感受到了梦想成真的力量。

  从大学学习文物修复专业开始,王徐悦对大英博物馆就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向往,大学四年她常常“白日做梦”,幻想自己可以去大英博物馆修复文物。而之后的这半年,王徐悦每天走进仿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大门,穿过游客尚未到来的古希腊馆、埃及木乃伊馆,去修复工作室上班,都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

  实习间隙,王徐悦抓住每一次机会到各个场馆观赏,每一件文物都让她欢喜。其中,中国陈列室就占了好几个大厅,作为海外收藏中国文物最多的博物馆,在这里,中国文物藏品总数有2。3万余件,珍品如山。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唐代的瓷器、明代的金玉制品,很多文物都是绝世珍藏。河北行唐县清凉寺壁画、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西周的康侯簋、唐代的殉葬三彩更是被世人称赞。

  其中,《女史箴图》摹本让王徐悦挪不开脚步。“这幅画一直存在于书本里、老师的课堂讲述里、我的脑海里。我凑近看了许久,整幅画极其细致精美,人物神态极为传神,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王徐悦现在还记得第一次看到真迹时的兴奋。“看真东西,看好东西”,这是书画修复师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平时,王徐悦会尽量多抽时间去看书画展,以此训练自己的眼力。

  更幸运的是,负责修复《女史箴图》的邱锦仙成为王徐悦的带教师傅,手把手地教她传统的中国书画修复和装裱手艺。

  如今,英国留学归来的王徐悦已经入职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做了一名文物修复师。新馆落成以来,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采购了一批高科技的仪器,王徐悦这些中国修复师,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的修复手艺,也在不断地向西方学习,引进并运用一些高科技技术,提高完善文物修复、保护的手段。

  王徐悦说:“‘90后’是富有文化自信的一代,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目睹了祖国国力的日益强盛。我选择文物修复领域,也是希望靠着自己的手艺,尽全力留住中华历史的痕迹、文化的脉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人生感悟  

GMT+8, 2024-11-20 15:28 , Processed in 0.08592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