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标题:
“家”的样子
[打印本页]
作者:
tongzhuan365
时间:
2017-9-11 09:40
标题:
“家”的样子
我是来自日本的建筑师,平时住在北京。我想跟大家谈谈我对家的理解。
家应该是家庭的容器
大家都知道,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城市化进程,很多在北京、上海工作的年轻人春节的时候回老家,可能父母的家还在,但那已经不是自己小时候住过的房子了,他们搬到了新的住宅楼里。而我现在回日本的老家,父母住的房子还是我小时候住的房子,我小时候学习用的桌子、睡的床都还在。
所以我认为,中国的年轻人是一个缺少家的概念的群体,包括他们自己在城市里的家也一样。他们可能租一个比较小的房子,从早到晚一直在外面工作,晚上回家基本上就是一个人的生活。
家庭一直在变化,家也一直在变化,中国和日本都一样。过去我们是大家庭在一起生活,但这个情况慢慢变了,变成以小家庭为主的模式。最近情况又有了变化,现在在北京、上海、东京这些大城市,出现了一个人生活的家庭状态。
古人的房子前面有水,后面有山,院子中间还有天井,跟大自然联系紧密。那是对自然开放、对别人开放的房子。而现在,我们的房子慢慢变成了一个个封闭的、私密的盒子。
我认为,家跟房子不一样,房子可能就是物理的空间,可能就是我们的财产,但家不仅仅是这些,家应该是家庭的容器。
胡同周边都是家的延伸
我在中国待了11年,其中有7年一直住在北京的胡同里。我对家的理解,对家的概念的思考,都是从我在胡同里的生活体验中慢慢积累起来的。
我住的地方在北京老城区的一条胡同里。房子很小,大概只有40平方米。我家对面住着一对年轻夫妇,我们中间隔着一个小院子。
从我家走路两三分钟,可以到一个菜市场。对我来讲,这个菜市场就是我家冰箱的一部分。我家的厨房很小,但是我需要做饭的时候走几分钟就可以买回新鲜的菜。
这样的生活方式跟美国的那种生活方式很不一样。美国人可能开车20分钟去一个很大的超市,买两个星期的菜回来,然后把所有的东西放进一个很大的冰箱。所以美国人的厨房和冰箱都很大。但是如果走几分钟路就能买到新鲜的菜,其实就不需要那么大的冰箱,也不需要那么大的厨房。
同样的,我家的客厅也很小。有朋友来的话,我们就去附近的餐馆吃饭。
工作的时候,我常常去胡同口的一家咖啡馆,那里就是我的书房。
就这样,我家没有书房,没有健身房,厨房很小,客厅很小,但是胡同周边都是我的生活范围,都是我家的一部分,是我家的延伸。
我在胡同里经常看到有人光着膀子走进走出。刚到北京时我也不理解,为什么他们可以不穿上衣,但是后来我越来越理解这种生活方式了。因为他们觉得这个地方不是公共空间,他们觉得这是家的一部分,是他们家的客厅——为什么要在自己家里穿得正正经经的呢?
因此我认为家应该是开放的,家应该跟城市融合在一起。城市可以引入家里,家可以延伸到城市中。
我们的居住能否更轻松简单
最近,我和中国的一些建筑师一起研究中国未来的家、中国未来的生活方式,我的主题是“年轻人的共享社区”。
在日本,共享社区越来越多。比如一所房子里,上面是公共客厅、餐厅和厨房,下面那一个个白色的“盒子”,就是每个人的房间。这些房间非常小,基本上就是一张床、一个衣柜,其他什么都没有。没有洗手间,没有淋浴,没有厨房——这些都是公用的。这样的共享社区是专为年轻人建造的。
其实这种共享社区的模式在中国也开始出现。不久前,我在上海参观了一个项目,这些房子的模式和日本的稍有不同,房间虽然也很小,但有卫生间和淋浴,只是没有厨房。楼上是个人居住的房间,楼下是大家一起吃饭、工作、看电影的地方。
所以,日本也好,中国也好,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共享社区、共享生活方式。我们中的很多人现在可能已经不需要买车,因为有各种打车软件;可能不需要做饭,因为有各种叫外卖的App。音乐也一样,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听自己喜欢的音乐。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钱去买三室一厅、两室一厅?我们居住的房子能不能跟交通一样,跟吃饭、听音乐一样,更放松、更轻松、更简单呢?
这就是空间的力量
我认为北京的胡同就是典型的中国式的半公共家居空间,所以,我设计的未来的房子就是参照了胡同的生活方式。
具体来讲,房子由很多个“盒子”组成。一个“盒子”里可以放下一张床,周围放一些杂物柜、书柜、衣柜,怎样组合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这个“盒子”你可以租一个,也可以租两个、三个。你可以住在一个“盒子”里,将其他两个用于办公。
中间的“盒子”是卫生间、厨房和淋浴间,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盒子”是电梯。
“盒子”是可以移动的,能根据需要变换场景。比如,移动几个“盒子”,就能空出一个大的广场,可以跑步、开会等。
总的来说,我的生活空间、我的时间、我的物品都可以在这个共享社区中被共享。
如果你对我设计的未来的房子心存怀疑,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在胡同里的家。
因为我的房间是朝南的,所以很多邻居把他们的东西放在我的窗台上晒太阳,比如衣服、玩具、植物,等等。
我的邻居有两个孩子,如果我在家,他们可以随便走进我的房子,玩一会儿就回去了,因为他们觉得我家也是他们的家。但是我们想一想,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公寓里,你会允许别人家的孩子随便进入你的房间吗?
我觉得这就是设计的力量,这就是空间的力量。
欢迎光临 人生感悟 (http://shuash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