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标题:
车厢内的冷漠
[打印本页]
作者:
tongzhuan365
时间:
2017-9-10 01:09
标题:
车厢内的冷漠
我出门都会带一两本书,坐地铁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看。这样无论多远,感觉都是一眨眼就到目的地了。五六年前,我在广州的地铁上看书,旁边的人经常会自然大方地把头转向我这边,看看我在看什么书,甚至有人看到精彩的段落,还会靠过来跟我一起看。
后来我到了东京,每次搭地铁依然是拿出一本书看起来。不一样的是,东京的地铁里甚至没有人“意识”到你在看书。大家都像着了魔一样,没有人说话。如果有电话来了,哪怕不得不接,也会听到乘客匆匆忙忙掏出手机说一声:“不好意思,我现在在地铁上。”然后就挂了,彼此心知肚明。
我早就了解到,日本人无论是在电梯里还是在地铁里,都遵守一种隐性的规则,他们一般不会看其他人,更不会直视他人的眼睛,也不会因为一个人做出某个行为而特意去注视他,以免让对方尴尬。每个乘客都像拥有一个与他人互不干涉的世界。
天生爱安静的我第一次找到了梦想中适合看书的列车,内心的喜悦不时溢于言表。这里似乎没有谁意识到我的存在,我顿时有一种如入无人之境的感觉。
然而,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我开始感受到这种安静背后隐藏的冷漠。
安静是好现象,但要看具体情境。如果有急事,连小声通个电话都被无形的民意所否决,就显得有点不人道了。如果车厢内有危险的嫌疑人,却被视而不见,这种安静就如死水般缺乏生气了。
2015年6月30日,新干线列车上发生了一起自焚事件。一位71岁的男性在新干线列车的一节车厢内自焚身亡,当场导致一名52岁的女性身亡,26名乘客受伤。事发后,日本媒体除了感慨新干线的“安全神话”破灭,就是敦促乘客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安全意识,毫无新意。而“脸书”上日本朋友转发的一篇文章,却让我颇有共鸣。
作者通过这个事件反思了日本社会的冷漠。文章描述说,肇事者进入新干线后,并不是马上就自焚,而是从一个车厢走到下一个车厢,直至走到最后一节车厢。一直没有人给他哪怕一个眼神,最后,他绝望地坐了下来,往身上浇汽油,悲剧发生了。作者感慨道,在肇事者犹豫的过程中,哪怕有一位乘客或列车员觉察到他的异常,对他问一声:“你怎么了?”他都可能因为意识到被人“关心”而打消通过自焚报复社会的念头。
如果你觉得这位作者夸大了一句问候的力量,这里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富士山有一个自杀森林,不少有轻生念头的人都会去那里寻求了结。有一段时间,这里自杀的人数下降了近90%(通过尸体数量判断),原因是这段时间有一位志愿巡警在这里巡逻。调查的人问巡警,是用了什么方法让轻生者不再寻求自杀,巡警说:“很简单,我看到有人在这里徘徊犹豫时,就对他喊一声‘喂!’”
一声“喂”都可以阻止一个人自杀,可以看出这个“喂”有多么温暖人心,能让要自杀的人意识到:原来还有人关注我。
“只关注自己周围一米内”,这是很多日本社会学者指责日本人冷漠时常用的语句。
不过,日本人的冷漠,也正是日本社会引以为豪的“井然有序”的代价。日本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社会,城市化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陌生人化,旧时熟人般的问候和关心,到了规则意识浓厚的陌生人社会里,可能就有了侵犯隐私之嫌,可能就是破坏秩序。
外国人到了日本都有这样一种感觉:除了地震,发生什么似乎都是可以预测的,连日本人的行为都是可以预测的。因为每个日本人就像社会这台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都有各自的职责和界限,他们如果不确定是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就不会去过问。正如古时日本的一条法令:“遇有争端,无关者不得干预。”
了解了这些,或许你就能够安心享受日本车厢内的安静,也不会惊讶于日本人的冷漠。
欢迎光临 人生感悟 (http://shuash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